6
墩柱模板施工方案须知:
每套模板初次使用时,必先进行试拼,试拼中对模板不平整部位采用砂轮机对其进行打磨处理,并对运输、吊装造成的局部变型进行调校。调校好的模板外观应达到下列要求:
A、模板严格按图纸施工,加工精确,结合紧密。
B、焊缝饱满、牢靠,无夹渣、漏焊、焊、结疤等焊接质量存在;
C、侧板无翘曲、变形,表面平整无凹凸,无褶皱;
D、模板两块间接缝处平直、光滑且拼接后严密,顺直。销孔吻合,尺寸合适。
E、经检验合格的模板,编上顺序号,涂刷防锈剂,置于存放场地,并遮盖。
墩柱作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外观设计与质量管理都对桥梁整体的稳定性产生深远的影响。加强桥梁墩柱外观施工质量管理,要从原材料的管理、施工人员的管理以及施工工艺的管理方面出发,并针对麻面、气泡、蜂窝、水印现象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,从而保证桥梁墩柱的外观达到基本要求。
钢模板结构:
1、 钢模板组合;每节组合高度1200mm墩身端侧半圆弧边与标准块组合、托盘与墩帽分解组合,标准组合块1700×1202mm肋板间距3500×4500肋板高度(面板+肋高)86mm;
2、 钢模板加工对于肋板的配制;带有异形角、面的部其肋板加工必须在卡模上焊接定型必须用样板反复矫正、严禁徒手制作;
3、 钢模板加工组合边框加工成子母扣形;
4、钢模板标准组合段;每节段加工过程预留对拉螺栓孔位8处,/5、钢模板内肋十字组合焊缝每个焊接处焊缝长度累计≥70%肋板宽度.
钢模板可替代木模板,显著地减少了通常与木材、胶合板、或钢板等传统封模板对混凝土压力中的孔隙水压力及气泡的排除;钢模板结构混凝土浇注成形后,形成了一个理想的粗糙界面。不需要进行粗琢作业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。
组合钢模板主要由面板、围囹、拉条、支撑、连接件和锚固件组成。
组合钢模板施工工艺
面板施工
尽可能选用大尺寸面板(P9015、P6015)进行拼装,转角部位应使用转角模板,边角等特殊部位可使用尺寸合适的散装小模板。
面板表面应平整,没有明显变形、鼓包及多余的孔洞。面板上的拉条孔应按既定位置和尺寸在工厂内加工成型,不得在现场随意开孔。
采用“U”形卡拼装面板。面板每一边肋上“U”形卡的间距不得大于0.3m,且每一短边应至少有两个。同一拼缝上的“U”形卡不宜朝同一方向卡紧。
围囹施工
一般采用两根壁厚3.5mm的钢管并排连接形成纵、横向围囹。纵向围囹间距75cm,横向围囹间距70cm~90cm。
混凝土浇筑层厚≤2.5m时采用Φ48(外径)钢管;混凝土浇筑层厚>2.5m时可采用Φ60(外径)钢管,也可采用Φ48(外径)钢管并加密纵向围囹间距。
当采用槽钢或方钢作围囹时,其布置形式和规格必须经过强度和刚度验算。
横向围囹必须保持连续,对接或搭接接头不宜布置在面板竖向拼缝处,且不宜布置在同一截面上。
拉条施工
一般情况下应采用I级钢作模板拉条。拉条应顺直,不得弯曲。拉条纵、横向间距应与纵、横向围囹的间距相同。
垂直面模板拉条的坡度以1:1.5~1:1.0为宜。
拉条与锚筋等采用环、钩连接时钩口应采取封口措施。